肾阳虚:主要表现为畏寒。中医认为“阳虚生外寒”,所以肾阳虚常表现为畏寒,常表现为面色苍白、手脚冰冷、精力不足、易疲劳、失眠健忘、腰膝酸软、夜尿频等。
解决方法:补阳补肾。建议多吃核桃,用有针对性的补阳药材炖汤,如巴戟天炖猪尾汤,配一些枸杞子、山茱萸肉、桂圆肉、大枣等,美味滋补。
肾阴虚:主要表现为热盛。我们将肾阴虚的人群称为“干热组”,他们不仅肾虚,而且有热的迹象。中医有“阴虚生内热”之说。肾阴虚易出现五心不安(即两掌、两足底、胸闷不安热)、口舌干燥、小便黄、大便干、精神状态差、烦躁不安、失眠多梦、睡眠易出汗等症状。
解决方法:滋阴补肾。可以多吃黑木耳、莲子、桂圆肉、桑果、枸杞等养阴的食物,也可以多喝豆浆。预防耳聋、骨质疏松等老年疾病的关键是尽快调节和补充身体的阴阳、气血和内脏功能,及时纠正肾虚。
身体就像警报器。如果是肾虚问题,身体会告诉我们什么形式?
1、畏寒“阳虚外寒”。如上所述,人体阳气衰弱,气血不足,卫阳不坚。不能通过温暖肌肉来抵抗外界感冒病原体的入侵,使人特别容易受到感冒的影响。手和脚总是很冷,通常与肾脏有关。
2、没有理由认为咸味和肾脏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。中医理论有“咸味入肾”之说。无理由的感觉咸往往是由肾虚引起的。咸口多表现为脾虚湿盛、肾虚火盛。除口咸外,常伴有咽干口干、头晕耳鸣、腰膝酸软、五心不安热、失眠多梦等症状。
3、心理学家对不同情绪的身体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,发现羞耻感主要调动面部肌肉,而厌恶感主要集中在胃和喉咙,而恐惧感涉及多个部位,最明显的是外生殖器。从中医的角度来看,“肾主恐惧”。恐惧是肾虚的表现。如果一个人毫无理由地经历恐惧,这通常表明肾虚的问题。
4、松动的牙齿
肾主骨,肾精滋养骨。只有当肾脏好,骨骼好的时候。牙齿不仅仅是骨骼,骨骼的质量直接影响牙齿的质量。因此,如果肾虚导致骨质流失和营养不足,牙齿就会变得虚弱,容易松动.
5、唾液异常
一般来说,人群的唾液是适度的,既不会感到口腔干燥,也不会过度流口水。如果出现肾阴虚,肾脏内的阴液分泌不足,唾液就会减少;如果出现肾阳虚,肾脏中阴液分泌过多会导致唾液增多。所以,无论是唾液过多还是不足,都可能预示着肾虚的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