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好人不老!秋季补肾一招帮你告别肾阳虚!
俗话说:“肾好人不老;肾不好,病来就倒”!进入秋季后天渐凉,却是一年中最佳的进补时间,其实从中医的角度来说,秋冬属于封藏养肾的季节,补肾是最根本的,而肾虚又分肾阴虚、肾阳虚。那。。。此刻应该
补肾阳还是补肾阴呢?
中医认为应该补肾阳,因为秋天日短夜长,人体顺应这变化,多休息,这就是滋补肾阴了!在肾阴得到滋养的同时,适当进补肾阳,可以使肾功能进一步加强,从而使“肾精”得以充盈,而“肾精”为人之根本,这就达到了进补的目的。
民间有句老话:补肾阳就是补命,肾为先天之本,阳气之根。人的生命是大树,五脏六腑就是树干和枝叶,它是需要阳光雨露滋润的,靠什么?靠大树下的根,而这个根,就是肾阳。
肾阳虚是由于肾阳虚衰,温煦失职,气化失权所表现的一类虚寒证候,称为肾阳虚证,多由素体阳虚、或年老肾亏、或久病伤肾、以及房劳过度等因素引起的。
肾阳虚的表现
1、腰痛而且发凉,腰膝酸痛,尤以下肢为甚。
腰为肾之府,由于阳气不足,温煦无力,肾阳虚往往会出现腰痛,且在痛的同时觉得腰里面发凉。
2、畏寒怕冷,手脚冰凉。
肾阳是一身阳气的根本,如果根虚弱了,整个身体的阳气的温煦作用就会下降,扩展到全身还会出现全身怕冷。
3、尿频,小便清长,大便容易稀,不成形。
夜间肾中阳气更弱,肾阳不能将体内水液化生输布全身,就容易尿的次数多,尤其是夜尿多。
4、头目眩晕,精神萎靡,面色白或黎黑。
肾阳不能温煦,上升的气就不足,所以头晕目眩,精神萎靡不振,往往是感觉昏昏沉沉,没有睡醒的感觉。
5、舌淡胖苔白,脉沉弱;阳痿,早泄,性欲减退;妇女宫寒不孕;大便久泄不止,完谷不化,五更泄泻;水肿,腰以下为甚,按之凹陷不起,甚则腹部胀胀;心慌心悸咳喘;贫血等。
如何补肾阳呢?
1、衣着合适
冬季养生要避寒就温,注意衣着合适,衣着过少过薄、室温过低,易感冒又耗阳气;衣着过多过厚,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,阳气不得潜藏,寒邪易于侵入。
2、多晒太阳
多晒太阳促进钙质的吸收,对老年人骨质疏松、周身疼痛都是有好处的;另一方面,也可以促进人体表皮毛细血管的扩张,起到防治感冒、调理脏腑气血、驱除脾胃寒气、补阳气的作用。
3、泡脚活络
肾经起于足底,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。因此,养肾要先护脚,经常泡脚可刺激脚底下各穴位,从而起到滋补元气、壮腰强筋、调理脏腑、疏通经络,促进新陈代谢以及延缓衰老的功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