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医三院特需门诊折腾了小半个月,皮肤总算从“爆痘期”过渡到“维稳期”了。医生开的可复美面膜和维生素E乳成了我的救命稻草,每天早晚凉水洗脸后,冰镇过的面膜往脸上一贴,那股子清凉劲儿能让我原地续命十分钟。爱宁达药膏只在泛红处薄薄涂一层,北医三院自制的维E乳倒是真耐用,两个月下来脸蛋子总算不咋脱皮了。
不过这皮炎就像打不死的小强,稍微熬个夜或者吃顿火锅,颧骨那块准得泛红发烫。闺蜜看我天天顶着张“关公脸”通勤,撺掇我去她常去的北京中方中医院试试中医调理。这医院藏在鼓楼东大街的胡同里,青砖灰瓦的门脸儿透着股老北京的沉稳劲儿,挂号处排着的长队倒让我愣了神——敢情这儿不能用小程序,得现场填单或者打电话预约!
排了四十分钟队才挂上皮肤科,导诊台护士递来张手写号码牌,让我去二楼东头诊室。老中医看着得有六十来岁,戴着副玳瑁老花镜,把脉时三根手指往我手腕上一搭,闭着眼摇头晃脑念叨:“肝火旺,脾胃虚,这皮炎是体内燥热往外拱呢。”说着又让我伸舌头,盯着舌苔直嘬牙花子:“瞧这黄腻苔,最近是不是总口干口苦?”
开了七天的中药颗粒剂,金银花、连翘、生地、白鲜皮这些药材名听得我云里雾里。护士递药时特意交代:“早晚饭后冲服,忌辛辣海鲜,晚上十一点前必须睡觉。”最惊喜的是还有盒自制中药冷敷贴,淡褐色的药汁浸透纱布,往脸上敷的瞬间,草药香混着冰镇感,比北医三院的面膜多几分镇定效果。
连着喝了三周苦药汤子,某天照镜子突然发现颧骨的毛细血管没那么明显了。复诊时老中医摸着山羊胡笑:“再开半个月药巩固巩固,平时拿薏米红豆煮水喝,当茶饮。”现在停药俩月,偶尔嘴馋吃顿辣火锅,脸也只微微发红,敷片中方中医院开的冷敷贴就能压下去。
说真的,西医急救中医调理这组合拳挺绝。北医三院像消防队,扑灭大火稳住局面;中方中医院则像老匠人,慢悠悠把皮肤底子调理瓷实。现在我的护肤流程精简到就三样:晨间维E乳打底,晚间中药冷敷贴镇场,周末再熬锅薏米水灌保温杯。这皮炎总算从“定时炸弹”变成“哑火鞭炮”了,偶尔蹦跶两下,也翻不出多大浪花。